活動時間:2016-11-03 至 2016-11-05
11月25日,由福建摩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青團福建摩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摩格網絡內部王者榮耀競技賽圓滿成功
——用戶導向、坦誠直接、擁抱變化、持續改進——
活動時間:2016-11-03 至 2016-11-05
11月25日,由福建摩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青團福建摩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摩格網絡內部王者榮耀競技賽圓滿成功
活動時間:2016-12-12 至 2017-01-20
(一)活動目的
真人CS是一種集游戲和娛樂為一體,緊張刺激的高科技娛樂活動。通過此活動可以愉悅身心,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團體協作的能力。此活動全程模擬游戲《CS》的真實玩法,游戲代入感強,搭建溝通平臺,實現自我超越。
(二)活動地點
天馬山公園(暫定)
(三)活動時間
1月20日(暫定)
(四)參與人員
自主報名的摩格網絡員工,限額20人
(五)活動流程
13:00 ? ? ? ? ? ? ? ? ? ? ??全員到達指定地點集合,簽到
13:00—13:30 ? ? ? 領取道具,宣布比賽規則
13:30—14:30 ? ? ? 第一輪CS對決
14:30—15:00 ? ? ? 第一輪對決結果裁定、記錄
15:00—16:00 ? ? ? 第二輪CS對決
16:00—17:00 ? ? ? 對決結束,裁判進行最終裁定
17:00 ? ? ? ? ? ? ? ? ? ? ?頒獎,集合帶回
? ? 1、將所有人提前隨機分為2組,每小組有10名隊員;
????2、比賽分兩輪比賽進行,兩組隊員輪流扮演匪徒和警察,開展戰役;
????3、在正式比賽之前,由工作人員分發比賽道具,由裁判員給隊員們講解游戲規則及注意事項;
????4、在對決結束后,由裁判員統計勝負隊伍情況,陣亡次數及時間,記錄分數;
????5、在統計結束后,公布總成績。
活動時間:2016-12-21 至 2016-12-22
在摩格,行政部的小伙伴們也為很多遠在異鄉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員工們送來了冬至的溫暖,一碗碗湯圓代表了摩格濃濃的愛意,也驅散了冬日冷冷的寒意。
活動時間:1970-01-01 至 1970-01-01
經過三天的激烈角逐,摩格網絡暨摩格團委聯合主辦的首屆棋牌聯賽完美落下帷幕,此次賽事員工參與度極高,共有86名員工積極參加獲。最終,由劉大榮,鄭頤,俞書杰、何建平分獲斗地主、象棋、510K冠軍。
活動時間:2016-12-14 至 2016-12-21
一年一度的代表平安、快樂的圣誕節就要來臨了,摩格的小圣誕老人們一大早就為摩格小伙伴們偷偷送上了甜蜜的禮物和暖心的祝福。
活動時間:1970-01-01 至 1970-01-01
閩中歲時雜詠
林祖燾[清]
相傳拗九屆芳辰,
各煮飴糜雜棗榛。
掃盡塵封投盡穢,
送他窮鬼迓錢神。
每年的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拗九節”,又稱“孝順節”、“送窮節”。這一天的清晨,福州人都會用糯米、紅糖,加上花生、紅棗、荸薺、芝麻、桂圓等原料煮一碗“拗九粥”孝敬老人,以求老人平安長壽;特別是已經出嫁的女兒,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這一天,從家中到街上,到處都氤氳著粥的甜香,傳遞著濃濃的孝道親情。
“拗九節”背后的故事
說起“拗九節”的來歷,得從一個民間傳說說起。佛教大羅漢目連,是一個印度人,其母生前悍惡,死后被關在陰間牢房里,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給吃掉了。后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么?”目連隨口答道:“這是拗垢粥”(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臟,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上“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后九”所以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顏色黝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于每年正月廿九煮“拗九粥”孝敬雙親及鄰里長輩,并相沿成俗,演繹出“拗九節”這個民俗,流傳至今。
“拗九節”里,你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煮一碗“福粥”
原料:糯米、花生米、葡萄干、紅棗、蓮子、桂圓、紅糖、荸薺
1、浸泡:將糯米浸泡30分鐘,蓮子、花生各用清水浸泡1小時?;ㄉ莺髴焉蠈悠っ撊?,粥吃起來不會澀。
2、蒸煮:將浸泡過的糯米用手撈起,重新淘洗后放置小蒸籠里,用旺火蒸10分鐘(如果用高壓鍋也可,高壓時間一樣)。起鍋,加上適量的水,并將事先準備好的紅棗、葡萄干、桂圓干、蓮子、花生、荸薺一同放入,用飯勺均勻攪拌,再用旺火煮五分鐘。
3、加糖:待糯米開始呈現出黏性時,放入一定數量的紅糖板,此時應使用慢火煮3分鐘。
4、攪拌:紅糖板在糯米飯中全部溶解后,用飯勺輕輕攪拌,糯米飯顏色變紅,即可關火。這過程只需再用1分鐘時間。
這樣,一碗香甜的拗九粥就煮成了。
第二件事:關愛有“九”的朋友
在福州的方言中,“垢”與“九”諧音。福州人認為,逢“九”不順利,每年的這一天,家里有人年齡里有“明九”或“暗九”的都該按傳統好好“過個九”。
何為“明九”,即歲數逢九(虛歲),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
何為“暗九”,即歲數逢九的倍數(也是虛歲),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
過九的人,吃一碗“太平面”,以求逢兇化吉,平安地跨過“九”的門檻。
第三件事:報一回養育之恩
“拗九節”又名“孝順節”。
我們有多少次因為所謂的忙沒有時間給父母一通電話?有多少次因為手頭拮據沒有實現給父母買禮物的心愿?又看到多少次父母早已斑白的兩鬢?可他們從不抱怨,不遠不近,就在那里,守護著只屬于我們的港灣……
在這特別的日子里,為父母煮上一碗熱粥,給他們正月里最美好的溫暖。
福州獨有傳統節日,理應傳承
“拗九節”是福州特有的漢族民間傳統節日。
在福州,“拗九節”已然成為尊老敬老、崇尚孝順的社會風尚。
在每年的“拗九節”,福州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的陳氏祠堂都會擺起盛大的千人“孝順宴”:祠堂里里外外擺滿了一百九十五張桌子,近二千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安坐席上,一邊悠閑地聊天吃著美食,一邊欣賞著戲臺上閩劇的精彩表演,而村里的年輕人忙里忙外,端菜送茶。這一拗九敬老節的宴席風俗,在當地已經沿襲了二十多年。
福州三坊七巷作為福州的名片之一,每年在三坊七巷都會派送拗九粥,希望大家都能從關愛自己身邊的老人做起,共同為老人們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
在福州的眾多家庭、社區、單位、學校,也都在這一天發起各種敬老孝老的活動與志愿者活動、關愛空巢老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實現了全民參與、自覺參與,真正成為了一座城的溫暖行動。
“拗九,拗九,摜粥摜到旗汛口,想起我家打風掉雨送我去學校;拗九,拗九,摜粥摜到南門兜,想起我妮在我做媳婦那一天淚汁流;拗九,拗九,摜粥摜到娘家厝門口……”
——福州方言歌曲《摜粥摜到厝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