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導向、坦誠直接、擁抱變化、持續改進——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 · 一八”,“九 · 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九 · 一八”,“九 · 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
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血淚的“九 · 一八”,
但令人心痛的
又豈止是“九 · 一八”……
@知乎網友
最讓我痛心的就是翻看老照片
一支貧窮但是充滿活力的軍隊
▼
邊區的婦女積極參加軍訓
▼
如果能拿到一點點國際援助,能少犧牲多少人啊……
@奕 瞻
長津湖戰役,志愿軍20軍59師177團1營6連奉命守死鷹嶺,然當晚零下40攝氏度極端嚴寒,無冬衣,全連125名官兵全部凍死在死鷹嶺陣地上,后在6連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首
絕筆詩: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
冰雪啊!
我決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高傲的,
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千百年來,我們的民族經歷過無數的磨難,罕見天災也好,幾近亡國滅種的時候,總有人能站出來,雖然他們有的人光耀青史,有的人籍籍無名,但正如魯迅先生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西林少俠陳一一
抗聯從此過,
子孫不斷頭!
——我輩當永遠記住這句話。
當《二十二》里,歷史苦難的親歷者被制作成“表情包”供人娛樂的時候,我就知道,真正的心酸苦難的歷史,是歷史的后來者、幸福的享受者在吃完了人血饅頭之后打個飽嗝、擦擦嘴就去自顧自地歌唱了。
那些老人可能不懂什么是表情包,但是當她們知道了自己幾十年來難以啟齒的苦難已經淪為消遣,這種不言自明的殘忍帶來的更是數倍于先
前的心酸。
@美人兮
央視曝光的幾張照片:原二炮某導彈旅用紙箱模擬導彈發射系統。揭了我們火箭軍某些部隊的辛酸“老底”。讓人看著看著,鼻子忽然一酸……
新聞稿上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該旅組建初期,裝備的東風11和東風15地對地導彈還沒有條件配備好,在極其簡陋的現狀下,這個導彈旅的幾個發射營連,自己想辦法,用紙箱子畫出導彈發射裝置,讓導彈號手們模擬導彈發射,熟悉程序,完成了兩個型號導彈的全部操作訓練科目。那是個‘寧可讓人等裝備,也決不能讓裝備等人’的艱苦奮斗的年代,也是一個民族在絕望中掙扎起身的拼搏歷程。”
引用《中庸》中的一句話以評價: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Samurai
我八千健兒已經犧牲殆盡。敵攻勢未衰,前途難卜。若陣地在,我當生還晉見鈞座,如陣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場,身膏野革。他日抗戰勝利,你作為抗日名將乘艦過吳淞口時,如有波濤如山,那就是我來見你了。
——郭汝瑰
來源:知乎(轉載請聯系原作者申請授權)
點贊次數:7239次
2018.02.23 10:30:26
2018.02.22 14:30:13
2018.02.21 17:45:58
2018.02.20 16:45:15
2018.02.19 14:35:03
2018.02.16 17:20:29
2018.02.15 14:50:11
2018.02.14 13:40:57
2018.02.13 17:30:49
2018.02.12 11:40:03
2018.02.09 16:20:25
2018.02.08 14:40:33
2018.02.07 11:25:15
2018.02.06 13:20:18
2018.02.05 12:20:32
2018.02.02 13:55:57
2018.02.01 11:45:44
2018.01.31 11:55:38
2018.01.29 10:45:49
2018.01.26 11: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