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用戶導向、坦誠直接、擁抱變化、持續改進——

麻豆乱女另类,亲女稚嫩撑到求饶,99久久精品国,日韩国产色

新聞動態activity_news

厲害了!看習近平主席怎么解世界級“數學”難題……

2017-12-23 09:45

“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提出了這個難題。這個世界級難題就如同費解的“數學題”,引人深思。事實上,處在世界的大漩渦中,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圈地自封。為此,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解題方案。到底“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方案怎么解決世界級“數學”難題?


如何勾勒世界同心圓?



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同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世界好,亞洲才能好;亞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我們要把握好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5年3月,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的主旨演講


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斗歷程,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上致辭


共同的夢想和共同的追求,將中拉雙方緊緊聯系在一起。讓我們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努力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共創中拉關系的美好未來!


——2014年7月,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上的主旨講話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中國愿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2017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從“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到“亞洲命運共同體”,到“中非命運共同體”“拉美命運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從關注國家本身,擴大到區域,并走出亞洲,關聯世界。“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這幾個命運共同體,有如一個個同心圓結構,以共同發展為核心,它們互相交融,層層遞進,又各有側重。

1+1=?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的演講


東南亞朋友講“水漲荷花高”,非洲朋友講“獨行快,眾行遠”,歐洲朋友講“一棵樹擋不住寒風”,中國人講“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這些說的都是一個道理,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


——2015年3月,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的主旨演講


鄰居出了問題,不能光想著扎好自家籬笆,而應該去幫一把。“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2017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如今的世界,各國之間命運相連、休戚與共,“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時有呈現,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習近平主席曾多次講到“獨行快,眾行遠”,在全球發展這個大環境下,如果只是自己關起門來發展是走不遠的。“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可產生“1+1>2”的溢出效應,以共生共榮破解修昔底德陷阱。各國需要聯手起來,共同致力于人類美好愿景的實現。


如何求世界最大公約數?



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沖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2017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說過:“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要促進不同文明不同發展模式交流對話,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2015年3月,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的主旨演講


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2017年10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的報告


中華文化中歷來有著“萬邦協和”“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大胸懷、大格局。1955年,周恩來總理在亞非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在社會制度不同的亞非國家之間,尋求共同的發展任務。當下,國際仍存在諸多沖突與矛盾,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并存不悖。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基于世界各國共同的歷史記憶、現實利益、價值追求,尊重和承認不同的文明,以此超越國際秩序和意識形態,在國與國關系中尋找最大公約數,形成“利益相關、責任相接、命運相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如何超越零和博弈思維?



大國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系。只要堅持溝通、真誠相處,“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


——2017年1月,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


我們要堅持多邊主義,不搞單邊主義;要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協商是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應該成為現代國際治理的重要方法,要倡導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


——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


完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維護網絡空間秩序,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


——2015年12月,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零和博弈思維認為,世界關系如同零和游戲,個別人、個別地區和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的弱肉強食的世界。然而,世界聯動效應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一國的和平安全不可能建立在其他國家的動亂衰亡之上。因此,習近平主席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通過協商、合作的方式,以合作共贏的思維,超越零和博弈思維,達到雙贏、多贏、共贏的結果。


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形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解題方案”順應世界發展大勢,匯合了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景形成和平的潮流。“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永遠沒有止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愿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共同繪就“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圖景!


(來源:共青團中央)

點贊次數:78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