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導向、坦誠直接、擁抱變化、持續改進——
這幾年,常常發生熬夜猝死事件。有一個說法是,年輕的人們,天真啊,你們熬夜賺的錢補不回熬夜傷的身。
是啊,稍微查一查,就會發現熬夜的危害不少:
熬夜會讓人變胖;
熬夜會讓人變笨、注意力不集中、健忘;
熬夜會讓免疫功能下降;
熬夜會讓人更容易得 2 型糖尿病;
熬夜竟然還是 2A 類致癌物……
這就讓一個個習慣晚睡和熬夜的朋友陷入深深的恐慌,然后,就是一個個來自靈魂的發問:到底幾點睡,才算熬夜啊啊啊啊?!
但這個問題還真不是「幾點睡」那么簡單。
我們這就為大家的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
嚴格來說,不算。
目前有兩個公認的調節睡眠的影響因子,一個是生物鐘,另一個是睡眠自我平衡。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
睡眠的一個重點是「要規律」,另一個是「要睡夠」。
如果生物鐘不規律,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而醒的時間越長,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覺。前面提到的熬夜危害,包括睡眠不規律、睡眠不足以及整夜不睡。
但如果一直都是凌晨 4 點睡、中午 12 點起,你會發現:呀,前面說的兩個因子好像都滿足了呢。
沒錯,如果你已經習慣了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慣了 12 點之后才睡,確實都不算熬夜,是「晚睡」,或者說是「睡眠時相推遲」。
如果睡眠時間長度和睡眠質量都沒問題,晚睡真心沒什么問題。最多就是不能和社會大多數人同步工作嘛。
算,哪怕你每天都早早上床了。
長期的慢性睡眠不足,比急性的通宵熬夜更嚴重。
有研究表明,連續兩星期每天減少睡眠 2 小時和連續 48 小時不睡覺,都會降低大腦的認知功能,影響是一樣一樣的,但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恢復時間,卻要比通宵更多。
所以,雖然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每天睡夠 8 小時才算夠,但如果長期睡眠不足,看起來是節省了時間,其實呢,得不償失。
這里我們可以小結一下:
幾點睡才算熬夜,可能要先看你需要幾點醒過來,然后按你需要睡夠的時間倒推,并保持這個規律。
熬夜了,能補回來嗎?
偶爾熬夜的話,能,補覺肯定會比完全不補好。
如果偶爾一晚上沒睡覺,引起的記憶力、認知功能的下降等問題,都可以通過白天的休息得到恢復。
補覺時,睡眠效率比正常睡眠還要高。
但是,如果是經常熬夜的話……
只能非常殘忍地說……真的補不回來。
如果經常熬夜,總靠白天補覺,容易導致生物鐘紊亂。要是體內激素分泌出現紊亂,就可能會引起失眠和前面提到的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
大家發現沒有,如果是一直只上夜班、只在夜里工作,反而問題不大。
真正的問題是,要在白天工作、夜間工作之間不斷地轉換倒班工作。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也明確提出:倒班工作擾亂生物鐘,是有致癌風險的。
勸大家辭職換工作,可能不太現實。如果必須倒班,那么能做的就是:
1. 盡量減少輪班改變的次數。
2. 盡量按照順時針的時間順序倒。
先是日班(比如上午 9 點到下午 5 點),再是小夜班(下午 4 點到凌晨 1 點),再是夜班(晚上 11 點到早上 7 點),最后回歸到日班。
3. 注意調節光照。
對生物鐘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是光照,不論是自然光還是人造光差別都不大。
所以,上夜班時要保證有足夠強的光照。等到了白天可以考慮使用黑色墨鏡,來模擬亮暗循環顛倒的環境。
來源:丁香醫生
點贊次數:0次
2018.02.23 10:30:26
2018.02.22 14:30:13
2018.02.21 17:45:58
2018.02.20 16:45:15
2018.02.19 14:35:03
2018.02.16 17:20:29
2018.02.15 14:50:11
2018.02.14 13:40:57
2018.02.13 17:30:49
2018.02.12 11:40:03
2018.02.09 16:20:25
2018.02.08 14:40:33
2018.02.07 11:25:15
2018.02.06 13:20:18
2018.02.05 12:20:32
2018.02.02 13:55:57
2018.02.01 11:45:44
2018.01.31 11:55:38
2018.01.29 10:45:49
2018.01.26 11:35:27